弦歌不辍两岸情,非遗传承歌仔戏

我身骑白马走三关,我改换素衣回中原,放下西凉无人管,我一心只想王宝钏。台湾女歌手徐佳莹演唱的《身骑白马》中,这段朗朗上口的闽南语副歌曾一度惊艳华语乐坛。亲犹在但故乡尚未归的真挚情感、勇敢且坚持的信念与力量被演绎地丝丝入扣,令无数人动容。而这段经典唱词实际上则凝练于台湾著名歌仔戏剧目《薛平贵与王宝钏》。歌仔戏是台湾老一代戏曲艺术人士在艰苦时期传承下来的文化资产,充分展现出台湾文化自由、多元、包容的特色。观看歌仔戏是很多台湾人儿时的梦想和共同回忆。歌仔戏相传于清末明初之时肇创于宜兰县,“音随字转,韻由腔生”是歌仔戏演唱的基本规则,乐队随演员演唱的行腔高低而即兴伴奏的手法是歌仔戏器乐的外显特质。这个吸收闽南民歌小调“歌仔”与车鼓、采茶的表演形式发展而成的本土戏曲,从简单剧情的歌仔说唱,到二、三人以踏谣形式表演的小戏,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撷取京剧、南管戏、福州戏、乱弹戏等剧种的养分以壮大形成大戏,不仅在戏曲故事、演员的戏剧语言、服饰、身段、舞台表演艺术上兼容并蓄,更在音乐唱腔曲调的选取、背景音乐的铺陈、乐器编制的运用及戏剧化的特殊音效等,皆去芜存菁,形成了歌仔戏丰富多样的音乐特色,在现代舞台技术与剧场艺术的支持下,逐渐发展为表征当代台湾的成熟剧种,成为台湾民间最受欢迎的传统戏曲艺术。歌仔戏音乐风格多变的原因,除了移植或师法相近剧种外,还与社会变迁息息相关。即席表演的“落地扫歌仔阵”、城市戏馆的“内台歌仔戏”、酬神庆典的“外台歌仔戏”,而后结合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播歌仔戏”、“电视歌仔戏”、“精致歌仔戏”等都呈现出与时俱进的演出风貌,此中可窥见歌仔戏回应时代潮流的强韧生命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fengkj.net/pqyjx/1067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