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春节农村村民坐在热坑头一起聊天)在我国,春节是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每年的春节前,外出奋斗的农村人也会趁着假期回家团圆。虽然说现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了,但很多人却在感慨农村的年味变淡了,人情味没了,大家都在回忆之前农村过春节热闹的场景和小时候过春节的快乐时光。接下来,笔者带你来看看三十年前农村人是如何过春节的,热闹的场景、满满的年味,现在却很少见到。
(图为三十年前村民在理头发)在我国不少地方,都有“正月不理发”的习俗,有这个习俗的地方,村民们都会在大年三十之前去理发店修剪头发,而这个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
(图为三十年前村民参加社火表演活动)在我国很多地方,在春节期间都会举行一些庆祝春节的庆典活动,这个活动在民间被称之为“社火”,它是我国南北地区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活动,但因为南北的习俗不同,各地庆祝的活动也存在差异。
(图为三十年前村民参加社火表演活动)在农村,“社火”的庆祝方式很多,庆祝的活动内容包括舞狮、舞龙、秧歌儿、高台、踩高跷、舞旱船等等。直到现在,每年的春节有部分少数民族还会组织这样的庆典活动。
(图为村民庆祝春节热闹的景象)在三十年前,各地庆祝春节的表演活动都很壮观,也很热闹。在庆祝活动之前,村民也会进行短时间的排练,庆祝活动的当天,都会组织村民敲锣打鼓,在村里表演各种各样的节目。
(图为农村小孩参加春节庆祝活动)在三十年前,只要是村里的成员,都有机会参加村里组织的庆典活动,庆祝队伍中除了成年人,小孩也会被挑选参加。
(图为小孩子们参加庆祝活动)在春节庆祝活动中,都有画脸谱的习俗,因为南北地区的文化习俗存在差异,大家画脸谱的方式也不太一样。但大家在画脸谱的时候都很严谨,不会随便画画。
(图为农村小孩吃完年夜饭之后,提着灯笼到处玩耍)在三十年前,春节除了这些庆典活动之外,小孩子们吃完年夜饭之后,也会相约几个玩伴,拿着红色灯笼在自家的院子门前玩耍。
(图为村民给小孩绑高跷)现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农村人口不断流失,很多村庄也没有组织这些庆典活动了,每年的春节,年味变得越来越淡,小孩子、大人们春节期间都躲在暖气房里面玩手机,打电脑,很少有人出来玩耍。
(图为村民在家门口看庆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