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依河而建,因河而兴。流淌千年的古运河滋养着一代代无锡人,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无锡的民族工商业。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公里,而其中最精华的40.8公里恰恰就是无锡段。
枕河亲水无锡古运河文化的特殊意义
无锡古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多年前,泰伯奔吴,筑城梅里,立勾吴,兴水利,这才有了无锡的前身。
清水穿城过人家尽枕河
在先秦运河分五支,除鸿沟外,其他四支江南古运河、子胥渎、邗沟、深沟均由吴国开凿或疏浚完工。几乎与邗沟同时期,夫差开挖了江南古运河。这条黄金河道从苏州经望亭、无锡,至武进,由孟河入长江。
京杭大运河自此穿城而过,形成了无锡自西汉设县后,以古运河为中轴线的“龟背”城市空间格局,延续至今。
千里运河独一环。大运河不仅在无锡穿城而过,还环城而过。现今最繁华的中山路,原是京杭大运河无锡城中段,年填河铺路,运河就此分东流和西流两股环绕城区,在跨塘桥汇合。
古运河再南流至下甸桥,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竣工的绕城新运河汇合。这一复杂而有趣的空间构成,塑造了今日无锡南北两大商贸物流历史街区——北门外的北塘大街和南门外的清名桥历史街区。
水道通漕运江南富庶乡
运河打通了水上航道,为无锡城带来无尽的商机。从元代成为朝廷的“御用米仓”,到明朝形成最早的丝市、米市,京杭大运河无锡段一直以来都是富庶江南的漕运重地。
清末明初,这里每年仓储大米都达到万石以上,居全国四大米市之首。抗战前,无锡运河两岸米粮行已增至多家,堆栈30余处,仓储容量达多万石。
无锡民族工商业的崛起,也是由这条黄金水道支撑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工业在中国发端,古运河畔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以及富庶的物质条件为无锡的民族工商业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杨宗濂、杨宗瀚兄弟在无锡大运河畔创办了无锡第一家机器纺织工厂——业勤纱厂;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紧邻运河创建了茂新面粉厂。
沿河两岸,工厂矗立,粮食加工业、纺织业、缫丝业,作为无锡近代三大支柱产业,缔造无锡百年辉煌,成为中国近代六大工业城市之一。工厂数、工人数居全国第二,产值全国第三、资本全国第五。
茂新面粉厂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
6年,全国政协“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团”考察无锡从跨塘桥至清名桥1.5公里长的古运河段,认定这里是“最具原生态风貌的古运河文化绝版之地”,形容为“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
清名桥沿河历史街区建筑风格丰富,带有浓郁的江南运河文化特点。
走在清名桥边,放眼望去,运河两岸粉墙黛瓦鳞次栉比,码头石埠错落有致,拱桥树木倒影婆娑,水上泛舟曲影涟涟,一幅静谧闲适的江南水乡画卷在眼前徐徐舒展开来。
无锡人枕河而居,前门上桥逛街,后门洗菜下船,每隔四五家就有砖石台阶伸入河水中,形成“前街后河、前店后坊”的生活格局。
上塘十里尽开店,下塘十里尽烧窑。在清名桥历史街区古运河东岸的大窑路,保存着大量古代窑址。古窑群连接起一条长街和若干里弄,形成古运河畔另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从明朝开始,无锡窑业持续发展,所烧砖瓦闻名于大江南北,曾一度远销东南亚,据说半个无锡都是从这里烧出来的,鼎盛时期同时存在座砖窑。
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运河功能持续发挥,区域发展水平较高,但长期以来,大运河也面临着遗产保护压力巨大、传承利用质量不高、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生态空间挤占严重、合作机制亟待加强等突出问题和困难。
古运河承载着无锡厚重的历史人文价值,孕育了无锡地方文化“水韵书香”、“厚德载物”的特质。
在运河文化勃兴的当代,如何做好“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三篇文章?无锡人在探寻新经验、新模式……
华侨城来自深圳的文旅产业龙头
年7月10日,《无锡日报》、《江南晚报》等无锡主流媒体发布了这样一则报道:当日,由华侨城集团与梁溪区政府共同合作打造的无锡华侨城古运河大型文化旅游综合项目在梁溪区签约,项目预计总投资亿元。
无锡华侨城古运河大型文旅综合项目签约这件事情看似突然,其实布局筹划已久。
年9月,江苏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无锡江南古运河旅游度假区。
年3月,梁溪区12.8平方公里环城运河风光带将打造成“城市度假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
年10月,梁溪区启动无锡环城古运河风光带景观提升工程,打造古运河环城步道。
年5月,无锡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制订“大运河江苏段无锡方案”,明确要将无锡二市(县)五区全域纳入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范围。
整个项目从筹划申请到最终签约落地历时三年,再加上项目投资规模有亿之巨,梁溪区政府为何最终选择牵手的是华侨城?
英雄自有出处
华侨城集团起于深圳,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大型中央企业,是国家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文化企业30强,资产规模突破亿,连续7年央企经营业绩考核被评为A级企业,管理着华侨城A、康佳集团等5家上市公司,下属企业多家。
提及全国第一个主题乐园品牌“欢乐谷”,无人不晓。而作为老牌做主题乐园的地产商,华侨城年起以文化旅游、城镇化建设为主要发展战略并加速布局。对于未来方向,华侨城有意朝轻资产化、去地产化迈入。
年,华侨城集团正式确定了致力于成为“中国文化产业领跑者、中国新型城镇化引领者、中国全域旅游示范者”的战略定位,通过搭建“文化产业体系、旅游产业体系、新型城镇化、金融投资、电子产业体系”五大产业格局完成集团发展模式、产业组合、盈利模式的创新升级。
从深耕深圳到战略入川,从锦绣中华到安仁古镇,华侨城布局全国50多座城市,旗下产品覆盖文旅产业多个领域,堪称中国文旅产业的“百科全书”。
借助旗下欢乐谷的全球影响力,华侨城连续多年雄踞全球主题公园集团四强、亚洲第一!
产品开发态度
华侨城通过多年实践探索而成的模式,以及在产品开发中汲取的宝贵经验,使得华侨城对于文旅产品的开发上练就了炉火纯青的掌控能力。
这种能力一方面表现在对待开发产品的态度。在打造文旅项目时,华侨城坚持“以人为本”的开发理念,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土地伦理观”,对当地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始终保持着一颗敬畏之心。
在尽可能维持地方文化“原生态”的前提下,合理创新改造,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生活享受和文化体验。
然而在产品实际开发的过程中,秉承这样的产品开发理念,无论是在文化认知能力方面还是项目创造能力方面,都对产品开发者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一方面,由于对地方文化挖掘不够,城市花园模式的改造,对地方的文化特色与真实性形成威胁;另一方面,项目改造不到位,是对实现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严重挑战。
而华侨城面对一个项目的打造,首先深度挖掘、提升项目潜在的文化内涵价值,打造项目自身的文化IP,同时进一步完善项目基础设施配套,待文化旅游部分相对成熟后,才会考虑去进一步开发。
▲成都安仁古镇可是从提出总体规划,到产品调研,再到项目策划、执行和落地,这些都需要时间作为成本。如华侨城在成都的安仁古镇项目仅前期规划就用去了一年半时间,这与“拿地当天出图纸,三个月必须开工”的高周转模式完全背道而驰。
而华侨城认为这是打造产品必备的工作流程,付出这样的成本无疑是值得的。他们希望进入一个城市就深耕一个城市,希望通过自己开发的文旅产品最终能够推动区域产业优化升级和城市价值提升,达到与居民共富、同城市双赢的目的。
产品开发经验
另一个方面表现在对待产品开发的经验。
得益于近年来旅游业的大发展,作为朝阳产业的文旅产业为传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思路,房企大举进入文旅领域,迎来了文旅地产的集体狂欢。有研究报告表明,百强房企中已有1/3以上规模进入该领域。
与大多数刚刚“入门”文旅地产的房企所不同的是,以华侨城为代表的一批先行者凭借多年的文化旅游经验,已在相对壁垒更高的主题公园、艺术文化村落、旅游景区打造等方面做出了成熟的示范案例。
作为一家在业内开创了文旅地产先河的央企,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随着认知的提升与经验的积累,在原有“旅游+地产”模式上摸索出“旅游+地产+新型城镇化”的创新发展模式。
有别于市场上只提供单一特质属性的文旅景点因缺乏多元消费空间迅速消亡不同,华侨城会对针对项目设计完备的自循环系统,形成完整配套,以文旅为主链,贯穿整个生态,从而实现自我造血,提升区块价值。
以天津京杭大运河(西青)文旅项目为例,华侨城在充分做好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上,打造“滨河旅游、休闲娱乐、文化创意、主题商业”相融合的多元化文化产业集群,焕发运河板块新活力。
与既有的包含欢乐谷主题公园在内的天津华侨城东丽湖项目形成联动互补、横跨东西、辐射全市的新格局,协同推动天津城市化发展进程。
与同行相比,华侨城的业务路线清晰,且核心战略立场坚定。正因如此,华侨城已成为文旅产业的风向标。
初心不变复兴运河文化提升城市品位
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强调“科学规划,突出保护”。
华侨城始终坚持的“在花园中建造城市”和“生态保护大于天”的理念与中央精神不谋而合。
初心不变
华侨城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守得住文脉,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开发理念,计划用十年时间吃透运河文化,打造无锡华侨城古运河大型文化旅游综合项目。
以无锡江南古运河旅游度假区为核心,配备生态度假、休闲观光、城市庆典、艺术集群、品质居住多重功能,贯穿整个生态,使之成为世界级中国运河文化旅游休闲示范区,推动区域产业优化升级和城市价值提升。
无锡华侨城古运河大型文化旅游综合项目项目同时也将从提升古运河旅游航线及旅游产品整体形象,实现水陆游线多内容、多业态、多功能化。
开创未来
继年7月31日华侨城竞得华侨城运河湾地块(锡钢地区东侧地块XDG--27号)之后,今年6月18华侨城华东投资有限公司与江苏古运河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就无锡锡钢浜地块签订合作协议。
这也意味着江南古运河旅游度假区的南大门建设进入实质阶段,也是华侨城古运河大型文旅城首个落地项目。
该地块将运用3年左右的时间将无锡钢铁厂这一工业遗址打造成大型文化秀场,成为无锡又一个文化地标。
据悉,该项目将在保留锡钢平方米老厂房的前提下,利用原锡钢厂作为工业遗迹进行改造,投资约10个亿,打造集音乐艺术元素、全息科技影像元素、多功能娱乐体验元素、文创历史元素等为一体的综合旅游载体。
未来这里会成为江南古运河旅游度假区南部的游客集散中心,实现水陆无缝对接。
无锡锡钢浜项目效果图此次华侨城无锡公司以锡钢浜区域开发为契机,拉开了华侨城古运河大型文旅项目落地的序幕。
为了重塑无锡城中心居住价值,未来在华侨城打造的新的区域板块内,出门就有运河水上主题乐园,新的南长街和南下塘商业街区也有了很多有意思的店面,一批高端特色酒店、特色名宿群落以及高端养生公寓,还有世界一流的文化艺术中心、艺术家村落等等。
如果有外地亲朋好友来,带着朋友在家门口就能解决所有无锡优质生活场景的体验,该是一件多惬意的事。
流淌千年的古运河穿越时空,与远在公里以外的华侨城在太湖之畔的无锡交汇。这样的相遇,既源于古运河源远流长的文化根基,同时也包含着华侨城作为央企的一份社会责任感。
庆幸是华侨城,无锡人的等待没有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