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浑身没劲rdquo不一

点击上方蓝字“岐黄公社”→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就不会错过每篇好文章啦!

“浑身没劲”分两种:一种是想干活却没劲,动则心慌气短,这属乏力。一种是有劲却不想动,适当活动后反而精神好转,这属“懈怠”。大家在生活中可以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饮食睡眠正常,但长期头昏、乏力,甚至浑身没劲,做任何事情都打不起精神,医院各项检查却没有问题。很多人都自我诊断为“虚”,常擅自服用补肾、补气血的药,疗效欠佳,更甚者症状加重。为什么会这样呢?事实上,“浑身没劲”分的两种情况,这两种情况内在的机理是完全不一样的。“乏力”属虚证,轻者脾虚、气血生化不足,重者脾肝肾精气均不足,表现为:食欲差、腹满、便溏、乏力、面色萎黄或腰膝酸软、眼干耳鸣、记忆力减退等。

“懈怠”属实证,常见痰湿、气血淤滞、食积、腑实等内生病邪郁积体内,或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未能及时外散而潜伏于内,称为“伏邪”,这些内外实邪均阻滞经脉,使阳气不得舒展,加重经脉或胃肠道负担而导致懈怠。

下列这几种情况会导致人懈怠:1.睡懒觉。早晨太阳升起,人体阳气升发,赖床到早上七八点,甚至更晚,阳气升发不畅,易致身体困乏。2.久坐少动。久坐少动,经脉不畅,气血郁阻而表现为全身沉困没劲。3.夏天吹空调。夏天阳气升散于外,毛孔打开,气机调达,吹空调过多,出汗过少,毛孔闭塞,导致或加重气血经脉不畅,表现为“犯懒”、“懈怠”。4.饮食过多。温和、清淡、好消化、七八分饱是健康饮食基本原则。吃“好吃的”或饮酒过多,不仅加重脾胃负担,也加重气血经脉不畅,从而导致困乏易疲劳。临床表现除了懈怠易疲劳外,还容易出现头蒙、头昏沉不清亮、心烦急躁、失眠、健忘、胸闷、心慌、气短、口干苦、口臭、胃满、腹胀、大便黏滞不爽或干结、小便频、阴囊潮湿、白带多(女)、腿沉重拉不动、四肢淤胀等表现。西医检查诊断常有脑供血不足,神经衰弱,血糖、血脂、血压、尿酸高,肥胖,慢性胃炎,盆腔炎,弱精症等。对于这种情况,治疗均要以祛邪通络为主,不可盲目进补。临床上,多数浑身没劲为“懈怠”而非“乏力”,是实证而非虚证,治疗方法截然不同,如把懈怠当乏力来治,不仅不会改善病情,反而会加重没劲。另外,常感懈怠的人一定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消除导致没劲的因素,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品牌传播

企业专访

投稿合作请添加:-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nfengkj.net/pqyvx/938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