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镇位于陆丰市南部,东临碣石湾,与金厢镇隔水相望。明洪武二十二年()设立碣石卫,为全国三十六卫之一,与著名的天津卫、沈阳卫等齐名。又因其海岸地貌特征而称碣石,是陆丰市三大镇之一。碣石镇历史上是依托碣石湾而发展起来的渔商城镇,水路距香港和汕头均海里,距澳门和广洲分别海里和海里。玄武山位于碣石镇北郊面濒南海,滨於碣石湾,占地15公顷,是佛道两教合一的宗教活动场所;也是粤东一处历史悠久、风景宜人、驰名海内外的游览胜地,还是闽南语系百姓的信仰中心。主要胜迹有元山寺、福星垒塔、古戏台、太平石、四美亭等。元山寺是久负盛名的佛教古寺,现为陆丰县佛教协会所在地,是粤东规模最大、文物保存最完整并富有历史、科研和艺术价值的名胜古迹。庙宇始建于南宋建炎元年(),明代洪武二十七年改建为玄武庙,明代万历五年扩建为元山寺。经明、清、民国几次修葺,现已颇具规模。元山寺依山势递筑为一组四合院的对称式宫殿群体庙宇,三进殿宇沿多次台阶直通正殿,庙宇格局设计精确,遮阳曲径四通八达,有山门、前殿、中殿、配殿、厅堂、僧房和廊庑等建筑物99间。其整体建筑融宗教建筑、宫殿建筑、民居建筑、园林建筑于一体,具有鲜明的地方建筑特色。寺内金碧辉煌;正门上雕龙画凤,装饰精美;门两边两只石狮威武有生气,宛若两个尽职的卫士日夜守护着元山诗。寺内陈列着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其中有:宋代的“北极真武”铜铸像,明代的“释加牟尼”木雕像,清代同治皇帝书赐的“威宣岭表”匾额·····陆丰碣石镇元山寺的背后是“福星垒塔”(俗称“玄山塔历来是南海碣石湾的导航标志,有“佛灯引明”之称。登上塔顶,碣石镇建筑尽收眼底,远眺可见浩翰的南海,令人心旷神怡,被称为“碣石观海”,是陆丰旧八景之一。该塔始建于万历五士塔,称“福星亭年(),为历经多此毁损重建,现为八塔,每层分别题有“三元宫”、角形三层阁式石文昌殿魁垣”,塔的每层四周群龙含珠,姿态各异。数只铜钟挂于顶层,风吹叮当作响,声清韵,底座四周刻有飞禽走鲁,逼真活脱特别是前面含珠的石狮,更是活灵活现。另外,塔的东侧有庞然大石,其雄姿轩昂俨然麒麟,名为麒麟石。西侧“起龙岩”,有鲤鱼跳龙门之传说。“起龙岩”前的龙门石,经久风化,形态苍老斑烂据国家地质专家鉴证为1亿年前产物。四美亭、自得居也环绕于塔的旁西,有良辰美景、赏心、乐趣“四美”的雅称,是游入聊大现趣,观赏秀丽风光的好地方。元山寺元山寺前面有一古戏台,是目前广东省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庙宇戏台。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清乾隆十五年()重建,“文革”期间被毁,80年代复建。台基高1.5米,面宽22米,造形古朴,气势雄伟,各种木刻石雕,人物花鸟,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玄武山山下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古迹名胜。建于洪武二十七年的古卫城位于龙泉山下,环绕碣石重镇,因基垒石,为台而亭之,登高眺山海之胜。建于清代的浅澳古炮台位于距碣石镇约五千米的天涯海角,是扼守碣石重镇的门户,立身台堡,登山观海,海阔天空,水天一色,帆影点点,尽收眼底。田尾山依山隅海,拥有最多的海蚀柱和浪蚀纹沟等造形地貌,退潮时,奇异多彩的海蚀柱造形展现在游人眼前,仿佛置身于浩翰的海上雕塑公园之中,令人如痴如醉。田尾山下的浅澳村天后宫和成荫古榕树,山顶的花岗岩石蛋的造型“公背婆石”,海上的海底公园和海市蜃楼等,这些海角石林、奇石奇光,形成了天涯风光的旅游景区。玄武山新拓建的后山园林接碧生香,植圃栽花,恬适开阔。其间有仿古式建筑,优雅舒适的接待楼和千多文化座位的斋菜馆,园内有停车场,游客中心,并提供图片资料和咨询服务等。元山寺在清光绪二十二年()举办首届重光庆典,而后定例相延,每十年举办一次,至年已届12次周年。每逢庆典,修缮庙宇、重光佛像,举行开光仪式、水陆法会盛大佛事活动和布置彩街、演戏、燃放花灯烟火、组织舞狮、舞鱼灯、踩高跷、扛大旗等民俗文艺活动,一连数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人电人海,场面壮观,热闹非凡,整个碣石城沉醉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之中。